2.CSS入门

一、前言

本章主要介绍前端三大基石之一的CSS。

当你看完了前面一篇介绍html的文章后,你就会发现如果只用HTML写前端的内容,界面会相当的难看。

CSS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:让页面变得好看

二、CSS的代码格式

CSS的代码格式是很简单的:

选择器{
	属性1:值;
	属性2:值;
	属性3:值;
}

最基本的CSS格式就长上面这样:

  • 选择器:即选择我们想要更改的html中的标签。
  • 属性:即我们想要更改的标签样式属性,比如文字颜色为color,背景颜色为background-color
  • :即我们想要给前面这个属性赋的值,比如颜色可以有rgb格式,如(255,255,255),十六进制形式:#ffffff,以及预定义的颜色单词:white,这三种方式都代表白色。

三、如何使用CSS

使用CSS的方式主要有三种。

首先是第一种,你可以直接写在HTML中任意标签的内部。

比如常用的a标签,如果觉得它的颜色难看,那我们就可以自己更改它的颜色:

<a href="" style="color: red; background-color:pink;">点击</a>

也就是直接在标签中添加style属性即可,属性的值就是CSS的代码,由于这是直接写在该标签内部的,所以自然就不需要前面说的选择器了。

比如这里是改变颜色,那就是color:red;,意思就是文字颜色为红色,注意每个属性要有;结尾,也就是前面提到的CSS代码格式,只是这里不需要选择器而已:

image-20240126195932575

而第二种,就是在头部head内写一个style标签:

<head>
    <style>
        a{
            color: red;
            background-color: pink;
        }
    </style>
</head>
<body>
    <a href="">点击</a>
</body>

其效果与上面第一种等价,这里的代码:

a{
    color: red;
    background-color: pink;
}

意思是:选择当前页面中所有a标签,将其文字颜色设置为红色,背景颜色设置为粉红色。

但要注意上面两种用法的区别:

这里选择器为a,意思是选择当前页面中所有的a标签都设置这两个属性。

而前面第一种使用方法,就只有你a标签中写了style属性才有样式,不写style属性的a标签是没有的。

可以看到,第二种方式可以很大的提高我们码代码效率,因为可以一段代码同时作用多个标签。

所以第二种用的比第一种多,第一种较为少用。

然后就是第三种,可以将样式直接写在文件外,而不用写在该文档里面了:

image-20240126200155818

这里也不用记,敲入link:c就会有代码提示的,然后将href属性的值改为自己css文件的路径即可引入。

可以看到,第三种方案更进了一步,因为第二种写好的样式只能在当前HTML页面中使用。

而第三种,将样式写在一个单独的css文件中,就可以被许多需要用到该样式的HTML页面引入。

因此,第三种方式是实际开发网站中最主要的方式。

四、选择器

选择器在css中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,因为只要你想要改变标签的样式,那就必须得先选中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