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迭代
迭代是一个很有意思、很通用的概念,它看起来和普通的数组遍历一样,但实际上其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。
比如python中的元组、字典,字符串,实际上都可以进行迭代遍历。
非要给一个定义的话,迭代的本质就是下一个元素可以通过上一个元素获取,依次调用遍历即可获取到所有元素,所以看起来和数组很像,但实际上又并不和数组完全对等。
比如下面这些例子:
# 1、for 循环迭代字符串
for char in 'liangdianshui' :
print ( char , end = ' ' )
print('\n')
# 2、for 循环迭代 list
list1 = [1,2,3,4,5]
for num1 in list1 :
print ( num1 , end = ' ' )
print('\n')
# 3、for 循环也可以迭代 dict (字典)
dict1 = {'name':'两点水','age':'23','sex':'男'}
for key in dict1 : # 迭代 dict 中的 key
print ( key , end = ' ' )
print('\n')
for value in dict1.values() : # 迭代 dict 中的 value
print ( value , end = ' ' )
print ('\n')
# 如果 list 里面一个元素有两个变量,也是很容易迭代的
for x , y in [ (1,'a') , (2,'b') , (3,'c') ] :
print ( x , y )
输出的结果如下:
l i a n g d i a n s h u i
1 2 3 4 5
name age sex
两点水 23 男
1 a
2 b
3 c
从中你就能大概感受得到迭代器的一般作用了:遍历集合中的所有元素。
2.Python 迭代器
上面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迭代,迭代是 Python 最强大的功能之一,是访问集合元素的一种方式。现在正式进入主题:迭代器,迭代器是一个可以记住遍历的位置的对象。
迭代器对象从集合的第一个元素开始访问,直到所有的元素被访问完结束。
迭代器只能往前不会后退。
迭代器有两个基本的方法:iter() 和 next(),且字符串、列表或元组对象都可用于创建迭代器,迭代器对象可以使用常规 for 语句进行遍历,也可以使用 next() 函数来遍历。
具体的实例:
# 1、字符创创建迭代器对象
str1 = 'liangdianshui'
iter1 = iter ( str1 )
# 2、list对象创建迭代器
list1 = [1,2,3,4]
iter2 = iter ( list1 )
# 3、tuple(元祖) 对象创建迭代器
tuple1 = ( 1,2,3,4 )
iter3 = iter ( tuple1 )
# for 循环遍历迭代器对象
for x in iter1 :
print ( x , end = ' ' )
print('\n------------------------')
# next() 函数遍历迭代器
while True :
try :
print ( next ( iter3 ) )
except StopIteration :
break
最后输出的结果:
l i a n g d i a n s h u i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
2
3
4
可以看到,其本质就是通过不断调用元素的next方法,得到该元素的下一个元素,直至结束。
3.list 生成式(列表生成式)
3.1.创建 list 的方式
之前经过我们的学习,都知道如何创建一个 list ,可是有些情况,用赋值的形式创建一个 list 太麻烦了,特别是有规律的 list ,一个一个的写,一个一个赋值,太麻烦了。比如要生成一个有 30 个元素的 list ,里面的元素为 1 - 30 。我们可以这样写:
list1=list ( range (1,31) )
print(list1)
输出的结果:
[1, 2, 3, 4, 5, 6, 7, 8, 9, 10, 11, 12, 13, 14, 15, 16, 17, 18, 19, 20, 21, 22, 23, 24, 25, 26, 27, 28, 29, 30]
在这种简单例子中看不出所以然来,因为这看上去并不复杂。
但如果需要让你写一个九九乘法表,那么代码复杂度就上来了。
可如果用到 list 生成式,可以一句代码就生成九九乘法表了。
具体实现:
print('\n'.join([' '.join ('%dx%d=%2d' % (x,y,x*y) for x in range(1,y+1)) for y in range(1,10)]))
最后输出的结果:
1x1= 1
1x2= 2 2x2= 4
1x3= 3 2x3= 6 3x3= 9
1x4= 4 2x4= 8 3x4=12 4x4=16
1x5= 5 2x5=10 3x5=15 4x5=20 5x5=25
1x6= 6 2x6=12 3x6=18 4x6=24 5x6=30 6x6=36
1x7= 7 2x7=14 3x7=21 4x7=28 5x7=35 6x7=42 7x7=49
1x8= 8 2x8=16 3x8=24 4x8=32 5x8=40 6x8=48 7x8=56 8x8=64
1x9= 9 2x9=18 3x9=27 4x9=36 5x9=45 6x9=54 7x9=63 8x9=72 9x9=81
不过,这里我们先要了解如何创建 list 生成式
3.2. list 生成式的创建
首先,list 生成式的语法为:
[expr for iter_var in iterable]
[expr for iter_var in iterable if cond_expr]
第一种语法:首先迭代 iterable 里所有内容,每一次迭代,都把 iterable 里相应内容放到iter_var 中,再在表达式中应用该 iter_var 的内容,最后用表达式的计算值生成一个列表。
第二种语法:加入了判断语句,只有满足条件的内容才把 iterable 里相应内容放到 iter_var 中,再在表达式中应用该 iter_var 的内容,最后用表达式的计算值生成一个列表。
其实不难理解的,因为是 list 生成式,因此肯定是用 [] 括起来的,然后里面的语句是把要生成的元素放在前面,后面加 for 循环语句或者 for 循环语句和判断语句。
例子:
list1=[x * x for x in range(1, 11)]
print(list1)
输出的结果:
[1, 4, 9, 16, 25, 36, 49, 64, 81, 100]
可以看到,就是把要生成的元素 x * x 放到前面,后面跟 for 循环,就可以把 list 创建出来。那么 for 循环后面有 if 的形式呢?又该如何理解:
list1= [x * x for x in range(1, 11) if x % 2 == 0]
print(list1)
输出的结果: